現在所稱的膠彩畫,是1977年由畫家林之助「發明」的詞彙。其實就是日治時代的「東洋畫」(Tōyōga),在日本或其他國家則被稱為「日本畫」(Nihonga)。在日治時期傳入台灣。
膠彩畫使用動物皮骨熬成的動物膠作為顏料溶劑,混合天然礦物的粉末 (所謂的岩繪具,即石頭色粉),與水調和後,以畫筆在紙、絹、麻或木板上作畫,天然的岩繪具有著寶石般的光澤與透明感,加入適當的膠質後,隨著顆粒的粗細形狀與岩石的種類,會顯現出不同的光澤。
由於礦石粉有顆粒愈細色澤愈淡的特性,因此岩繪具可創造許多種的可能性。粗的色粒可用來強調重點,表現肌理,細的色粉,可以用來暈染。相同粗細的岩繪具混合之後會產生微妙的混色效果,而不同顆粒混合之後,還會產生「疊色」,因顆粒重的會下沉,在膠彩乾燥後,光線透過礦石細微間隙反射,使底層顏料襯托上層顆粒輕的顏料,因此色彩的表現既豐富又立體,此外,膠彩媒材繪於不同底材上的變化殊異,也使得創作上有更多的發揮空間。
二十世紀初,台灣畫壇人稱「台展三少年」的郭雪湖、林玉山和陳進,都嫻熟於膠彩技法,運用膠彩畫柔和飽滿、豐暖溫潤的特質,為台灣近代美術留下許多珍貴的作品。而出身師大美術系、隨夫婿定居美國的郭香美則透過膠彩畫來懷念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