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香果的產季到來了。
這個學名叫Passiflora edulis的多年生蔓性植物,被分類為西番蓮科(Passifloraceae) 的西番蓮屬(Passiflora)。中文的西番蓮一詞,已經完全看不見這植物最早被命名的脈絡,事實上,這字的意譯,意思是指受難花。這是因為最早在南美見著它的傳教士,見花賦義,便以耶穌受難花名之
(五個花萼,五個花瓣,五個花藥,宛如耶穌五傷,柱頭三裂如十字架上的三釘)。而其果,自為受難果,到了英文,就成為 Passion fruit (Passion 大寫,指『耶穌受難』)。由於在當時,萬物都能成為傳教士隨手拈來的輔助品,也因此,這種在南美洲本生土長的植物,就因歐洲天主教傳教士的天才,而跟基督受難
( Passion) 扯上了關係。
然而,同樣的一朵花,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眼中,就會看出完全不同的意義來。在日本人看來,這些花瓣雄蕊的排列造型,宛如像鐘上的字盤
(副花冠為數字,花蕊若指針),所以,這種植物便被日本人稱為時計果。而台語、客語中,也都是以「時計果」名之。
對於台灣的六年級生而言,也許都有這樣的小學旅行記憶 : 到彰化八卦山看大佛,並順便品嘗中部特有的知名水果 -- 百香果製品。百香果雖然是水果,但是,最早的百香果產業,主要是加工做成濃縮果汁外銷,這是台灣當時外銷的果樹產業之一。
其實,在百香果成為經濟作物之前,它已經在台灣定居了。1901年至1907年間,日本生態學者田代安定從東京的石川植物園帶入幾株紫色種的百香果在台灣試種,後來就這麼的自然傳逸到野外去,雖然商業栽培的價值低,但是生存力較強,有一些就這樣適應了這個地方,並且活了下來,數十年後就這樣歸化而成為台灣低海拔的「本地」野生植物之一。在工業化之前,台灣郊野仍可見到自然蔓生的時計果,讓能辨識者當成野果採食。
百香果之所以後來會成為台灣中部的知名地域性水果,開始於1964 年。當時夏威夷的泛太平洋公司,看上中台灣的土壤、氣候適宜,人工便宜,便於彰化的白沙坑引進黃百香果種,開始企業化栽培,並在彰化縣、南投縣等地區進行推廣。1967年,農復會的園藝作物考察團,又從中南美洲引進些黃百香果及紫百香果的品系,交由鳳山熱帶園藝試驗分所試驗選拔,至此,百香果開始被當成有潛力的經濟果種而被嚴肅對待,台灣也自此開始進行百香果的栽培與育種研究。
這時期所栽種的主流品種,因無法藉蟲媒授粉,人力需求高,栽種成本不低,一直至1975年,鳳山熱帶園藝試驗分所才選育出不必人工授粉的雜交品種,這就是「台農一號」。
其實,台灣之所以成為水果王國,並非是一個自然的結果。
台灣島上的水果多樣性,跟世界史有密切關係。荷蘭人據台時,出身中南美洲跟東南亞的水果也就跟著來了,比如芒果、蓮霧(原產印尼)、釋迦及奎恩系鳳梨
(所謂的在來種) 等等。明鄭及清領時期,中國南方的土洋水果就也跟著移民到來了,比如茘枝、龍眼、楊桃、北蕉等等,日治時期,台灣被視為農林業實驗場,日本學者不但潛心於臺灣的植物研究,政府並有計畫地大量引進世界各地的熱帶及亞熱帶經濟植物。許多熱帶水果就這樣被移民來本島,例如從夏威夷引進的開英種鳳梨(smooth
cayenne) 就是今日所謂的土鳳梨及酪梨等;戰後,民國時期,因政治及氣候因素,反而絕少引進原產中國的植物 (至於能見於華南地區的植物,能移的,幾乎大都早早就跟隨移民落地生根了),當然,直接自中國引進的植物就更少了。此外,在意識形態掛帥的戒嚴期間,雖然引種國家來自美國、紐澳、日本、中南美等地區,但絕無共產國家。
事實上,台灣島上的九成水果就跟台灣島的九成居民一樣,大家都是外來的。此外,因為這些經濟作物都不是原生種,因此從日本政府到國民政府,總是不斷地引進各類新品種並進行水果改良,因此每隔一陣子,就會有新品種上市。台灣的「水果王國」美譽,其實是人工打造出來的,並不是「自然」而成。嚴格說來,本地水果的多樣性,正是哥倫布大交換之後世界大歷史的一片拼圖,幾百年過去,外來種,都成了「土」種 (如土芒果、土鳳梨、土拔辣),他鄉最後成了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