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才剛瞄過一個學者對東西德的評論,【除語言與血統外,已經是兩個毫無相似處的群體,西德人跟法國人的相似度顯然還高於跟東德人的相似。(跟法國人更像這形容詞太嚇人了)】,之後就讀到郭文華老師這一篇討論【我們】的文章。政治的山寨
由於開頭講到吳淑珍訪美的事,對我來說,無異是紀錄片重播。只是,才十多年啊,我卻已覺得遙遠模糊得恍如是前前前世。
法國大革命告訴我們,挑戰都在建國之後。仍未進入【現代】的台灣
(不知為啥就在後現代),依然掙扎於【形塑共同的國族認同】。老蔣完全不當本地人為【我們】,綠營則強迫外省人都必須是【我們】,雖然乍看很兩極,但兩者都掙扎於【強迫所有人為我們】的這個工程中。如郭老師說的,【許多人帶著「我們」的想法來台灣,但不覺得台灣是「我們」的一部份。他們不知道的是,台灣的知識人在日本統治下早已體會過各種各樣,十分複雜的「非我族類」的關係,並且從裡面企圖活出「我們」的意義。這是歷史給不管先來後到的台灣人民關於自我與異己的嚴肅課題,但他們卻還沒來得及去反省與處理。時至今日,固然每到選舉便出現「命運共同體」或「族群融合」之類的說法。不過,相互瞭解與包容,有愛有恨,與日常生活名實相符的「我們」還沒有產生。 】
由於台灣在還沒有產生「我們」之前,就已經民主化,隨著社會越來越多元,沒機會形成的「我們」,還有產生的可能性嗎
? 對此,我有一定程度的存疑。當然,嚴格說來也不是沒有,只是,參照別人的歷史,這個過程大抵需要經歷兩代以上的陣痛磨合,甚至往往伴隨著內戰。
最近的經濟學人有篇關於 nationality 跟 citizenship 的討論。
仍在思考「我是誰 ? 」的現階段台灣,有沒有可能跳過這一步,避開這個先行諸國都曾跌倒過的大洞呢 ?
而我更想問的是,知道「我是誰」跟形塑「共同體」之間,有必然的直接關聯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