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04

先公共、再藝術

 重拾在地活力 的確是捷運該背負的重要任務。

不過,這些早前的捷運站作品實在也如文中指出的,民眾看是看到了,可是難起共鳴。


隨著時日,壓克力的光澤也黯淡了。
在台灣這樣的地區,公共空間採用抽象作品其實是很失敗的做法。


在公共藝術這領域,台灣進步的空間其實還很大。
而操作方式,的確當如楊子葆說的,先公共,再空間。
就這點來說,相對晚的高雄捷運車站,就有從台北捷運的【失敗嘗試】中記取經驗了。



(為避免網站移除過久文章,原文如下)

捷運公共藝術 重拾在地活力 (2009/2/1)

報導/趙瑜婷 攝影/高修民

 「咦,這是什麼東西?」在臺北捷運公館站的站內與站外,擺放了幾個色彩鮮豔、造形滑稽的彎曲管狀體,乍看之下像日本卡通人物「嚕嚕米」。不過,行人匆匆,很少有乘客對這「不知是怪物還是藝術」的物體投注一瞥。其實,只要探頭往裡面看一下,就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奇。

 原來,這是由視聽器材組合的藝術品,站外的路人透過管子,可窺看捷運站裡的乘客活動,隱藏的攝影機同時也會將窺看者的神情錄下,呈現在站內月臺天花板的銀幕上,觀察者也是被觀察者。由於乘客不知如何操作,加上機器常故障,這件趣味的公共藝術,反而備受冷落。

 和一般公共藝術最大的不同,捷運公共藝術需要有更大的視覺吸引力。因為在快速移動的捷運動線中,人們很少有時間駐足欣賞身邊的藝術品,反而是大尺寸的商業看板或閃爍的電視螢幕,更能吸引乘客視覺。

 捷運專家楊子葆認為,不管是展示位置或多元媒材的運用,捷運的公共藝術其實可以向「廣告」學習。公共藝術的永恆性甚至可以被顛覆,可變動的另類思維很值得參考,「開放民眾參與、互動,正是其中一項。」

 例如昆陽站牆壁上的木馬剪影,人一靠近,紅外線偵測器就會啟動馬達和音響,木馬隨音樂旋轉律動,乘客彷彿走入旋轉木馬的遊樂園一般神奇。府中站裡,環狀型的LED字幕機,更邀請乘客透過手機簡訊,即時發表詩作,捷運站頓時成為心靈分享的公共空間。

 傳統捷運的空間美化,多採定點藝術的模式,也就是以立體造形物或雕塑的形式呈現,然而在一項研究調查結果發現,民眾對這些與生活隔離的大師級藝術作品,興趣缺缺,接受度不高。

 楊子葆認為,不能責怪市民,畢竟在公共藝術中,很重要的價值之一,就是「先公共,後藝術」,應該要求藝術作品「先讓市民能夠接受、能夠欣賞、能夠被感動」!

 與「在地性」結合,喚起民眾情感,是讓捷運公共藝術重獲活力的最好方式,在歐美行之有年,成為主要設計元素。楊子葆舉例,法國巴黎地鐵雖然錯綜複雜,但當地居民卻很少迷路,原因就在車站公共藝術與環境結合,具有極高辨識性,像在國民議會站,牆面分成多種色彩,代表不同政黨;一個個沒有臉的人像則是議員,因為他們只是為民喉舌的代議士。

 臺北的捷運公共藝術也嘗試加入在地精神。楊子葆說,忠孝敦化站通風口設計黃綠色的LED燈樹影,模擬擁有最美的林蔭大道之稱的敦化南北路,可惜的是,燈影只有在夜晚才能顯現,白天在行人眼中仍是醜陋的水泥塊體,加上裸露的光電設備被雨淋受損,樹影甚至變形、消失。

 南港站則首度找來臺灣本土插畫家幾米設計空間藝術,乘客跟著大耳兔、貓頭鷹一起走進絢爛幻想的地下鐵國度。不過楊子葆觀察,幾米畫作充滿濃濃異國風,看在主要乘坐捷運的老人和小孩眼裡,並沒有真實生活情感的連結和呼應,地下鐵藝術反而顯得遙遠陌生,缺少在地的真實感受。楊子葆說,捷運的公共藝術是公民美學教育的最佳平臺,在地性更訴說城市歷史和文化,讓我們了解藝術其實可以很生活。(來源: 國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