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選舉的落選人當中,最可惜的是范雲。不是說其他落選人不優秀,而是說,范雲是「拼拼看還算有機會」的人。可是贏在起跑點上的范雲,最後開出來的票數卻沒有令人驚艷。與其說是對手長期耕耘紮根深,還不如說是范雲的團隊既沒有品牌經營的概念,也沒有選對行銷方式
(這兩者剛好又是對應的)。
不少評論都認為范雲落選的主因是菁英心態或什麼知青傲慢。這都是「人民勝利派」的一廂情願。事實上,人民百百種,一個不是太差的品牌要有銷路,只要符合某個市場特質,剩的就能靠行銷解決。范雲是否太過菁英心態,完全沒有討論的必要,這根本不重要。因為她的選區是大安區而不是高雄楠梓區。大安區是天龍國的國中之國,在這選區,「中產」、「菁英」等特質是候選人的必備條件。因此,所謂的「菁英心態」(事實上,只有那些讀過蝦米批判論述的人才知道這幾個字是啥意思),擺在這個選區其實也沒有真的扣到什麼分。因為這個地區的選民,本來就多多少少都有點「天龍人傲慢」(即使是綠營支持者亦然)。
我相信這也是當初范雲盤算過,堅持非在這區選的理由。為搶地盤,還導致Freddy
退讓轉區。幸運的是,大安區,民進黨直接放棄,走運的是,Freddy 沒有跟她廝殺,因此很容易就出線。這已經比許多候選人好運了,但是,范雲卻完全沒有好好的凸顯她的「菁英」特質
(耶魯博士,台大教授) 以取得天龍區的認同,反而一直去強調對這區選民沒加分作用的「野百合學運」跟「馬克思女孩」。一開始的定位就不符合市場品味,註定之後難以開拓地盤。
很多知青都有個盲點,好像要「追求社會正義」便非得「往左靠」不可。這便算了,最重要的,要帶出議題來,就要白話。要像瞿欣怡那樣子講同志人權
(我的女朋友生病了,可是我居然沒有資格簽同意書),才會打動人;或像呂欣潔那樣談長照,聽者才會心有戚戚焉 (我妹妹是先天性心臟病患者,我自己就是長照家屬)。范雲的競選文宣很像是台大社科所典型的報告作業,術語一大堆,讀幾行就會想放棄,沒有幾個人會想要把它仔細讀完。
這次候選人跟政黨數目爆增,這現象很像當年電視頻道開放後的狀況,當頻道變超多的時候,除非是很有興趣或知名度超高的節目,否則,大多數節目要讓消費者在遙控器轉來轉去的過程中,停下來看個幾分鐘(乃至一直看下去),非常非常困難。而節目作再好,若無法讓人轉到這頻道時停下來,其實就等於是白作的。因為選舉不是公視的節目,志在「得獎」,選舉就是要拼「高收視率」,而且單一選區兩票制的選法,拼的已經不只是叫座,你只能是第一,連第二都不行。
更糟的是,我這年紀或以上的人隨便瞄幾眼范雲政見,就會想到早期民進黨主張
(反商、社福)。這種「感覺」會導致另一個嚴重後果,那就是金援困難。更糟糕的是,她的選民剛好一大堆都符合她所認定的「不正義」現象。身為一個一般選民,當你覺得這候選人批判的人就是你時,你會想投她嗎?范雲的許多政見跟批判,很像本國政府之前幹的世界一級大蠢事:「奢侈稅」。完全打錯對象。
本來,「范雲」這商品形象好,又是「台大教授」跟「耶魯博士」,談吐文雅,長相清秀,舉止有禮,因此,實在是很有機會在這一區得到認同而打贏選戰。照我看來,她最好的競選路線的典範,就是二十年前的新黨。新黨基本上是個城市中產外省菁英黨。范雲「剛好」是外省人,又「剛好」拒絕跟民進黨合作,因此,若操作得宜
(沒叫她改變政見理念,只是換種修辭包裝),應該是有機會打動會選新黨的那種人以及對國民黨很失望但不可能投民進黨的那些淺藍票。她該操作的路線其實是突顯出自己實比對手更菁英
(他只是coach,但我可是PRADA,大家要升級),這樣才有機會瓜分得到對手的票,否則她能拿到的也不過就是這一區固有的反對藍營票而已
(即使是大安區,還是有一小塊反藍市場)。
范雲整個選戰的最大敗筆,是根本沒把「品牌」作出來,也就是說這品牌完全沒有個清楚的 theme。不若時代力量很快就建立起一個「新生代台獨」的鮮明形象跟印象來。「范雲」這品牌雖然有名,可是沒有theme
(如Tiffany = happiness),所以很vague。說聽過,好像大家都有聽過,可是問你對這品牌的印象,卻又講不出個什麼來。簡言之,市場對「范雲」的整個印象就是龐雜模糊。到最後,講到「范雲」時,只有野百合。問題是野百合褪色了啊~只要看看那些很早就投入選舉的「野百合學運世代」如林佳龍、鄭文燦等人的選舉文宣,這牌已經近乎消失,就知道「野百合」這張牌已經失靈了(有效的話,他們就會繼續用的)。在ㄧ個選民結構偏保守的中產選區,一個模糊的新品牌要挑戰一個沒出過啥大差錯的老牌子,需要的是精品策略。可惜,范雲居然放著自己最強的優勢(菁英)不操作,卻去選擇適合萬華區的策略,實在很可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