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21

台灣選舉史上最大膽的政治實驗:社綠盟 (1)


「聯名」是這些年在消費市場上很常見到的一個現象。但是真正成功的案例,其實沒有失敗的多。後來因為幾個成功案例,讓聯名大為泛濫,很多聯名毫無道裡,隨便亂結盟,也就沒啥效果了。而這次的台灣選舉當中,出現一個台灣選舉史上應該是首見的政治實驗,那就是「綠社盟」。綠黨與社民黨在這次的選舉中,以結成一個「聯盟」的方式來聯名競選。雖然綠社盟這次沒有拿到3.5%,形同失敗,但是,所有的失敗經驗,其實都跟成功一樣寶貴

照我看來,「綠社盟」是台灣政治史上罕見的一個超大膽實驗,雖然這個實驗失敗了,但是,很值得台灣政治學界拿出來讓學生好好學習 (這是他們的「殘餘價值」)。失敗的原因當然很多。但是,最明顯也最致命的,其實是技術層次。而不是蝦米理念路線等等虛無飄渺的蛋頭公知之最愛。聯名這回事,如果結局是「1+1=2」,那也就算了。但是依我之見,「綠黨X社民黨」這個聯名的下場是「1+1<2」。

先說社民黨的問題。社民黨是啥? 根本沒什麼人聽過這個黨,當然,這是一個全新的政黨。大家都沒聽過是很正常,可是,一個根本沒有名氣的政黨,連市場多數人都還不大知道有這個新牌子產品出現,就跑去跟另一個比自己知名的黨聯名,這是第一個致命錯誤。

我相信很多有在認真關注第三勢力的人都有這經驗。某天一覺醒來,突然發現社民黨不見了,以為第三勢力整合好了,去到處探聽才知道,原來,第三勢力最後決定各走各路。時力的方向很清楚,而社民黨卻叫人意外的跟綠黨結盟。然後,就這麼的出現一個「綠社盟」的選項。叫人一頭霧水的是,本來以為社民黨跟時代力量的結局,若不是結婚就是分手 (廢話),沒想到分手就算了,社民黨還迅雷不及掩耳的跟一個大家都沒想到的黨結婚。

一步錯,步步錯。「社民黨」這品牌,好不容易才打拼出些微的名氣,卻又馬上在市場上消失掉了。除了社民黨的支持者,我想廣大的市場根本都還沒意識到它出現,就已經消失,更不妙的,社民黨還有另一個強勁的對手品牌,時代力量。對於【只想支持第三勢力給藍綠一點教訓】的人來說(應該很不少),這個所謂的第三勢力自己的聲勢消長,剛好讓這群消費者自動自然的做出【不要浪費選票】的【集中】決定。

綠黨這黨,雖然總是要死不活的,但本來好歹也是個well-established 的小黨,多年經營,雖然市場不大,可是它有自己的基本盤,它的理念、立場乃至形象都算是清晰的,即使毫不認同該黨的人或完全不清楚綠黨的理念,但是好歹依稀知道,好像政治市場上的確有這麼一個團體。結果,自己經營多年的品牌放著不用,去換個沒人聽過的新招牌。加上兩個黨不但窮,且操作媒體跟議題的能力也不高 (特別是在德魯伊族出走,自己成立樹黨之後),而最現實的問題,此時,離選舉只剩約半年。品牌這東西非常需要時間發酵,不然就是要砸大錢,想也知,窮困的「綠社盟」既無「民國黨」的財力 (而且人家還有妙天這個活廣告),也沒有「時代力量」炒新聞的能力,然後時間根本不在你這邊。由於本次選舉的政黨太多,我相信很多不大認真的人會以為「綠社盟」大概是另一個小黨。對消費者來說,當市場上的選擇有很多的時候,一個連聽都沒聽過的品牌(綠社盟),就幾乎等於「不存在」。最後,綠社盟知名度還沒打開,選舉就結束了。綠社盟的票,可說近乎沒有開拓出各自基本盤之外的市場,亦即「綠黨X社民黨」這個聯名,可說幾乎沒有達到聯名加乘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