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這類的【屬靈】潮,史上不是沒出現過,但是,狂熱不到兩百年就會漸漸弱掉了。
從耶穌誕生又升天至今兩千多年來,從敬拜禮儀到神學到組織到修行方法,基督教會史上出現過很多【山頭】,出現過很多【流行】。畢竟,教會信仰是人靈之糧,因此,這其實跟人類飲食界的流行法也沒啥兩樣,不用太大驚小怪。
說來,兩千年能發生的事當然很多,所以,
意見不合拆夥的 (如正教與公教的大分裂),
跟母教會了斷而出去自立門戶的 (那堆基督新教),
大家都不看好,覺得會倒店,最後卻大成功的 (是的,就是耶穌會),
還有旺得不得了的店,卻因不敵時代潮流無能轉型而關門的。
說來,基督新教會看得天大地大的事,往往在教會史上,其實都不是真的算啥大事。
這跟地圖一樣,他們把自己畫得很大塊。看起來就會以為這些【大】國真的很大。
事實上,現今的基督宗教市場上,那些在十八或十九世紀甚至二十世紀才出生的流行,能否避過早夭命運,平安長大,其實還是未知數,更遑論說要撐上三百年,終至根深葉茂。
一位東方公教的主教就曾說,所謂的宗教改革,其實只算是教會史上羅馬篇的一個註腳。
這說明你站在什麼地方看事情。
例如,跟剛度過八百年慶的老店道明會相比,四百多歲的耶穌會也不過只算是個中年修會。
而在道明會創立到耶穌會成立之間的這四百年內,難道都沒有潮店網紅嗎?
其實,因一窩蜂而突然蔚為流行,有時並不是太難,只要天時地利人和,就會【突然爆紅】,這看看網紅就知道。但是,真正難的是,【爆紅】之後要怎樣轉型成功繼續經營,再活上個三五百年,那才是真考驗。
畢竟,史上死掉的流行性商品實在太多了。
不過,真的能走到【需要轉型】的這一步時,所需要的人才可就不是網軍了,然而,多數基督教會因其本身的【平等】【自由】特質,很容易造成【網軍無數,大將欠缺】【不爽就自己出去另立門戶】的慘劇,這種事,天主教史上發生太多次了。
出走之後,當然有極少數最後成功轉型並且發展壯大終成能分庭抗禮的名門大派,但是,這種狀況,都是剛好出了奇人所致,只能說是神的意思。然而,一旦進入【穩定持續長紅】的狀態時,其實就不大可能再有【爆紅大流行】的現象了。只是,世人膚淺,往往只看到雨後春筍般的一窩蜂,卻看不到,其實朝生夕死的短命店永遠比新開的店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