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31

,…… 便知,來自何處

當移民久了之後,回到台灣時,也就會自然關心起其他移民的異地生活。每到五月,我就會想起台北的這個小社群的這個小活動。聖十字架節遊行,以及成為移民心靈支柱的 The Blessed Scalabrini。



這位十九世紀的主教,不能算大名人,台灣人基本上是不認識他的。距我波士頓家的數步之遙,是他為了義大利移民最早建立的海外據點,相當意外地,我竟在中山北路這個已成為移民教堂的聖多福天主堂與他不期而遇。


 跟媽祖遶境所受到的盛大矚目相比,伴隨著社經地位都相對弱勢的移駐勞工的瑪麗亞也得不到什麼關注。這活動,常讓我想起哈佛一位歷史學家的移民史名書(The Madonna of 115th Street)中所言的,神的地位往往也跟信徒的社經地位有關,由於義大利移民社群在美國被歧視,瑪麗亞也就因之跟著落難。 


曾經,馬尼拉與福爾摩沙屬於【同一國】。他們都是羅馬天主教的聖多明我 (道明) 會玫瑰會省的宣教轄區。雖然在台灣,基督教會史觀點常以馬偕於1872年4月10日開設的淡水教會為北台灣第一所教會,事實上,基督宗教進入台灣甚至可說是早在漢人大量橫渡黑水溝之前。

1626 年,五、六位道明會士便跟著西班牙征服隊從菲律賓往台灣前進。抵達後,他們在基隆的和平島建立了第一座天主教堂和諸聖會院。之後,當道明會士又跟著西班牙士兵前往淡水,1632年,道明會士在關渡建立了一座玫瑰聖母堂。之後,他們不止進入淡水河,還進入台北盆地,並在北投和淡水河左邊,建立起基督徒社群。在從基隆和平島到靠近淡水的關渡,道明會士至少建立了十座相當堅固的教堂,導致馬尼拉的會士批評他們花費太龐大。

當然,1632年教堂落成時,他們抬著從馬尼拉帶來的聖像,從淡水到關渡作了一場遊行。聖像遊行是天主教傳統,這樣的 feast 在現今台北菲裔移工聚集的中山北路仍可得見。只是,一如當初剛踏上新世界的天主教移民的遭遇,因為社群卑微,神就跟著落難。



在移民聚落,只要看到宗教建物,大概可猜出移民來自何處,看到主保聖人,便知這社群大概是誰。 這尊黑拿撒勒人聖像,無言地說出了菲律賓與西班牙之間的深遠連結。





天主教堂有一定的陳設規範,我放眼四望,突然有兩位俗聖人吸引了我的目光。
這是2012年才封聖的 St. Pedro Calungsod。跟著西班牙耶穌會士死在海外 (今日關島)。


這是第一位殉道的菲律賓人,St. Lorenzo Ruiz ,是道明會日本16 殉難聖人 (有 14 位皆為道明會士或其在俗團體)之一。他是菲華混血的菲律賓人,加入道明會士的在俗團體。及後,跟著一幫傳教士到德川幕府時代的日本去,因教難於1637年死於長崎。


這兩位都不是台灣天主教徒熟悉的聖人,他們既不有名也稱不上是了不起的人物,連神職都不是,然而,對於同樣身處異鄉的菲律賓移駐勞工而言,也許只有面對與自己一樣普通平凡的家鄉聖人,才能讓他們感到溫暖與親切吧,特別是來自宿霧或馬尼拉的人,看到自家聖人,應該是如同看到親人一樣吧。

在這個對低階底層移工極不友善的國家裡,他們默默地陪伴著在台的孤單菲律賓靈魂。